郑和下西洋

郑和下西洋,真是为了“宣扬国威”?七次远航藏着惊天秘密!

他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200多艘巨船、2.7万人、火炮齐备,比哥伦布早87年横跨印度洋!可明朝史书却说: “郑和下西洋,只为找一个失踪的皇帝?”更诡异的是 船队带了上万名士兵,却从不占领一寸土地 到过30多个国家,带回长颈鹿当“麒麟”献给皇帝 最后一次航

郑和下西洋 郑和宝船 国威 哥伦布 马三保 2025-11-18 15:15  2

外籍博士质疑郑和下西洋是骗局,学生提出一个问题,博士哑口无言

“课本里写的东西到底靠不靠谱?”——2023年10月,南京宝船厂遗址又挖出一段长1.7米的铁力木舵柄,测年结果直接卡在永乐年间;同一探方里还翻出一块刻着“官”字的青砖,砖面海蛎壳附着,说明它真下过海水。这回连最挑剔的“造船不可行派”也闭嘴了:木头+海水+600

博士 骗局 郑和下西洋 永乐通宝 拉穆群岛 2025-11-16 02:28  2

600年前郑和下西洋:不是殖民掠夺,而是中国给世界,和平邀请函

1405年的苏州刘家港,208艘巨舰组成的船队扬帆起航,旗舰“宝船”排水量堪比现代航母,船帆如白云蔽日,船员近3万人——这不是一支征服舰队,而是郑和奉明成祖之命,开启的一场跨越印度洋的和平远航。这场持续28年、历经7次的航海壮举,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,比

邀请函 郑和下西洋 宝船 刘家港 古里国 2025-10-28 23:00  2

郑和下西洋带回的珍兽

2025年是郑和率中国船队首下西洋620周年。明初郑和七下西洋,每次都率两三万人、两百余艘船,组成庞大的混成舰船队。以第一次(1405年)下西洋为例,共驾乘海船208艘,其中“有宝舡(船)六十三号,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,阔一十八丈,中者长三十七丈,阔一十五丈”(

长颈鹿 郑和下西洋 瀛涯胜览 南怀仁 珍兽 2025-10-18 02:20  2

中国历史之明朝

1368年正月初四,南京城的清晨还裹着残冬的寒气,奉天殿的朱红门柱上挂着的灯笼尚未熄灭。40岁的朱元璋身着绣着五爪金龙的衮冕,一步步走上丹陛。当“万岁”的呼声如潮水般涌来,他的目光掠过殿前的文武百官,掠过殿外飘扬的“明”字大旗,最终落在远处的紫金山上——那里,

历史 中国历史 明朝 郑和下西洋 明史 2025-09-19 16:06  3

郑和下西洋带了一船老妪,船员开始时不满,后来才明白他用心良苦

郑和下西洋,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一场浪漫冒险,实则背后头绪却极其复杂。明成祖朱棣上台不久,摆明要昭告天下大明的熊熊国威。有时候皇帝的一句话,就能搅动千军万马!郑和,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,居然一跃成为那支浩瀚船队的首领,更有意思的是,第一次远航,没带美女也不全是壮

水手 船员 用心良苦 郑和下西洋 朱棣 2025-10-13 06:21  3

同样会玩政治,英国和中国差距有多大?

说大英帝国是玩政治的高手,别闹了,在中国面前顶多算个刚入门的徒孙。中国2000多年前就把政治思路搭的明明白白,英国的现代政治想法直到近代才有点模样,而且不少想法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。英国的套路多是盯着眼前好处跟局部较劲,而中国早就有着眼天下的大思路,两者的格局根

英国 边疆 政治 棋局 郑和下西洋 2025-10-12 09:01  4

协和万邦:从《周易》师卦到郑和下西洋的和平远帆

师卦九二爻辞“在师中,吉,无咎。王三锡命”,经孔子阐释,成了“怀万邦也”的注解。一卦之中,九二阳爻居中位,上下阴爻相和,恰如万邦协和之象——主帅居中得正,君臣相契,军民和谐,最终成就怀安万邦的功业。这种“和”,不是软弱的妥协,而是以正道为基,以包容为怀的大格局

万邦 郑和下西洋 周易 三宝山 王三锡 2025-10-10 16:00  3

郑和下西洋时,为何不带年轻女性,而是带一船的老妪和接生婆?

1405 年的江苏太仓刘家港,两百多艘远洋巨船整齐排列,帆影遮天蔽日。郑和站在旗舰 “宝船” 的甲板上,望着即将随船队远航的两万七千余名船员,目光扫过人群中几位头发花白的老妪与挎着药箱的接生婆,眼神坚定。这支承载着大明王朝荣耀的船队,将穿越茫茫大洋,抵达亚非数

年轻 船员 接生婆 郑和下西洋 满剌加 2025-10-10 14:16  2

高三历史复习:地图辅助法,让战争路线、疆域变化“一目了然”

高三历史复习中,很多同学对“战争路线”“疆域范围”“交通要道”这类空间相关的知识点感到头疼——记不清丝绸之路经过哪些地区,混淆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线,对不同朝代的疆域边界更是模糊不清。其实,历史不仅有“时间维度”,还有“空间维度”,而历史地图正是打通这两个维度的

历史 战争 地图 高三 郑和下西洋 2025-10-10 11:27  4